“把她送上一个又一个巅峰”,这话听起来多美,多励志啊!仿佛一说出来,眼前就浮现出一位光芒万丈、自带BGM的女强人,脚踩七彩祥云,一路凯歌高奏。那些“成功学”的大师、人生导师们,恨不得把这句金科玉律刻在每个女性的脑门上,再配上一碗碗浓得化不开的鸡汤,让你喝了就得打了鸡血,不冲上“巅峰”都不好意思见人。
谁的“巅峰”?谁又在“拱”?
但我这臭毛病又犯了,忍不住想泼盆冷水:这“巅峰”啊,到底是谁的巅峰?又是谁,非要把“她”给拱上去?
现实中,多少女性被这种“巅峰论”绑架,活生生把自己活成了“超人”:职场上要披荆斩棘,回家要相夫教子,还得保持身材、学习厨艺、修炼情商……生怕哪一点不达标,就被打上“不够优秀”的标签。你以为那是走向“巅峰”?我看那更像是在刀尖上跳舞,一个不小心就得遍体鳞伤。
我们总喜欢把女性的“成功”和“巅峰”具象化:嫁个好老公、生个乖孩子、有个体面的工作、再来个马甲线……仿佛只有集齐了这些,才算真正意义上的“人生赢家”。可扪心自问,这种千篇一律的“巅峰”,真的适合每一个人吗?那些所谓的“送上巅峰”,是不是更像是别人给你量身定制了一个高高在上的玻璃罩子,让你在里面拼命表演,而他们,则在外面津津有味地欣赏?
被“巅峰”绑架的焦虑,比“内卷”还可怕
现在社会上弥漫着一股子“成功焦虑”,女性更是重灾区。打开社交媒体,铺天盖地的都是谁谁谁又实现了财务自由,谁谁谁又活出了“闪闪发光”的自己。你一看,再看看自己,月薪三千,回家还得伺候熊孩子,瞬间就觉得自己被时代抛弃了,活得像个loser。
这不就是妥妥的PUA嘛!那些喊着“把你送上巅峰”的人,可能压根没想过你是否真的想去那个“巅峰”,或者你为了去那个“巅峰”要付出多少代价。他们只看到了“巅峰”的光鲜,却对“巅峰”之下的累累白骨视而不见。
说白了,这种“把她送上一个又一个巅峰”的论调,很多时候就是一种隐形的压榨和绑架。它把女性的价值简单粗暴地等同于世俗意义上的“成就”,忽略了个体差异,也抹杀了女性追求多元化幸福的可能性。你明明只想当个安静的厨子,钻研美食,偏偏有人说“你怎么能甘于平庸?你得去开餐厅,去上市,去打造自己的餐饮帝国,那才是巅峰!”你说气不气人?
真正的“巅峰”,是自己说了算
那么,真正的“巅峰”到底是什么?
我这斗胆说一句:真正的巅峰,从来不是别人给你定义的,更不是别人把你“送”上去的。它是你内心深处最渴望的那个状态,是你感到自由、自在、自洽的那个瞬间。
它可以是你在一个晴朗的午后,泡一杯茶,读一本好书,感受到的那种久违的宁静;也可以是你在工作中,突破一个难题,获得的那种由衷的成就感;更可以是你在生活中,与家人朋友共享天伦,体会到的那种温暖与连接。
它不一定是世俗意义上的“功成名就”,不一定需要掌声雷动,更不需要什么所谓的“拱”与“送”。它可能只是你内心深处,对生活的一种平静接纳,对自我的一种坚定认可。
撕掉“巅峰”的标签,活出自己的风景
所以啊,那些还在天天想着“把她送上一个又一个巅峰”的人,歇歇吧!与其天天想着怎么把人架在火上烤,不如多问问她们真正想要什么。
女性的价值,从来不应该被一个虚无缥缈的“巅峰”所定义。我们不必活在别人的期待里,也不必为了迎合社会的标准而强行“向上管理”自己。
与其被动地“被送上巅峰”,不如主动选择自己的赛道,活出自己的节奏。你可以是叱咤风云的职场精英,也可以是默默耕耘的家庭主妇;你可以是追求诗和远方的自由灵魂,也可以是安于柴米油盐的凡夫俗子。只要你感到快乐,感到充实,感到自我价值的实现,那便是你的“巅峰”,而且是独一无二、无可复制的“巅峰”。
别再被那些华丽辞藻编织的“巅峰”骗了,它们很多时候不过是套在你脖子上的隐形枷锁。真正的高光时刻,不是被别人推上去的,而是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,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