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是上司也是老婆》第二季,我‘就看了一出“过家家”的爱情

看完《是上司也是老婆》第二季的大结局,我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回味那甜到发腻的拥抱,而是默默点开豆瓣,想看看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被“诈骗”了。看到评分从8.2一路俯冲到7.1,我就放心了,原来群众的眼睛,还没瞎透。

《是上司也是老婆》第二季,我‘就看了一出“过家家”的爱情

第一季的赵启山和柳亦然,是国产剧里久违了的“成年人”。他们谈恋爱,像高手过招,棋逢对手,有试探,有博弈,更有成熟男女之间那种“我懂你”的默契。我们爱看,是因为那份旗鼓相当的爱情,是我们这些在格子间里累成狗的打工人的终极幻想。

可到了第二季,这份幻想,碎得跟被甲方毙了18遍的方案一样。

一、 糖里全是玻璃渣?不,是工业糖精兑白开水

粉丝们总爱说,这剧的糖“甜中带刀”。别闹了。第二季的糖,根本不是天然蔗糖,是化学实验室里调出来的工业糖精,齁嗓子,还没营养。

所谓的“甜”,不过是把第一季的经典场面拙劣地复制粘贴。办公室的暧昧对视,有;酒会上的心照不宣,有;吵架后用一个吻解决问题,管够。但你仔细品品,味儿不对了。第一季的甜,是两个人卸下盔甲后的片刻温存;第二季的甜,更像是两个CEO为了维持股价稳定,定期营业发糖的公关行为。他们的亲密,与其说是爱,不如说是“婚姻KPI”的例行公事。

最讽刺的一场戏,是两人的结婚纪念日晚餐。本该是柔情蜜意,结果三句话不离新项目的风险评估。那顿饭吃的,哪是烛光晚餐,分明是项目路演前的最后一次对焦。那一刻我无比确定,这俩人爱的不是彼此,爱的是从对方眼中看到的、那个同样野心勃勃、精于算计的自己。

二、“职场博弈”:年度最佳PPT大赛现场

好吧,不谈感情,谈事业。很多人吹第二季的职场戏更“硬核”了。确实,各种行业黑话、商业模型、并购细节,唬得人一愣一愣的。但这就像一份外表华丽、排版精美的PPT,你翻到最后一页,才发现核心数据全是编的。

整整一季,男女主为了同一个项目斗得你死我活。可这种“斗”,更像是两个学霸在奥数竞赛里争第一,充满了智力上的优越感,却唯独缺少了那种输掉就会万劫不复的“真实感”。他们的博弈,始终在安全区内进行。观众从头到尾都清楚,这点“小打小闹”根本伤不了他们婚姻的筋骨。

真正的职场是什么?是妥协,是苟且,是把尊严按在地上摩擦。而赵启山和柳亦然的职场,干净得像无菌实验室,他们永远体面,永远有后路。这种悬浮的“真实”,不过是创作者精心搭建的海市蜃楼,用来满足我们对“精英生活”的窥私欲罢了。想看剧情深度解析?深度就是——没有深度,全是漂浮在表面的泡沫。

三、赵总和柳总,求求你们快离婚吧

看到这儿,你大概能明白《是上司也是老婆》第二季评分为什么这么低了。根子,就出在人物的“悬浮”和“倒退”上。

第一季里,他们是“上司”和“老婆”两种身份的挣扎与融合。到了第二季,他们似乎完全忘了自己还是“夫妻”,只剩下了竞争对手这一个身份。所有冲突,都围绕着“谁比谁更牛”展开。他们的问题,不再是生活习惯的磨合,不再是家庭关系的平衡,而是谁的方案能拿下投资人。

这不叫婚姻,这叫顶级合伙人制度。

所以,当结尾柳亦然放弃唾手可得的胜利,选择成全赵启山时,我没有一丝感动,只有满腔的困惑。这根本不符合她从第一季开始就贯彻到底的“事业至上”的人设。这种为了大团圆而强行让角色“降智”的结局,是对所有追了一整季的观众最大的不尊重。

我甚至觉得,对这两个角色最好的结局,就是轰轰烈烈地离一次婚。让他们真正输一次,输掉事业,输掉伴侣,让他们从云端跌落,重新学学怎么做一个“人”,而不是一个行走的成功学案例。

说到底,《是上司也是老婆》第二季最大的问题,是它“怂”了。它不敢去触碰婚姻里真正残酷的部分——当事业与爱情产生根本性冲突时,精英们是否还能保持体面?它用一场虚假的职场战争,掩盖了婚姻内核的苍白。它最终把一个本可以升华的现实主义题材,又打回了偶像剧“过家家”的原形。可惜了。

作者头像
奥客闲聊一刻创始人

上一篇:樱花动漫网站官网已逝,那个“网站”的“官网”还剩下什么?
下一篇:已是最新文章

发表评论